新海南客户端、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7月10日消息(记者 吴岳文)“我们大力实施黑臭水体治理,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。”7月10日上午,文昌市水务局副局长赵志勇告诉记者,截至目前,文昌城区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清淤任务,基本消除黑臭现象。其中,霞洞湖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还绿于民,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。
还绿于民
霞洞湖是文昌市文城镇城区内的一个内湖,水体面积24600平方米,以前周边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湖,加上湖边畜禽养殖污水、餐饮污水排入,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,水葫芦爆发性生长,水体发黑发臭,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。为了消除霞洞湖的黑臭水体,2016年,文昌正式把霞洞湖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列入重点清单,先后投资了7000多万元资金,进行了污水截流、生态修复等工作,并打造了霞洞湖休闲公园景观工程。目前,霞洞湖水质稳定在V类及以上水平,初步建成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生态公园,成为文昌城市新名片。“霞洞湖公园环境很优美,空气新鲜,到处都是绿色,每天傍晚,很多人来这里游玩、散步,我也经常带小朋友来玩。”市民黄宝说。
除了霞洞湖,文城镇建成区内的文昌河、文清河和港尾沟的水质也有明显改善。目前,文昌在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基础上,不断升级完善文城城区污水管网建设,将以前城区的雨污合流管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,设置截流井,将雨水和污水进行分流,实现科学排放。
文昌市水务局副局长赵志勇介绍,该局从2018年起继续加大市政污水管网建设,同时加强污水管网接户,逐步完成雨污分流,让居民的污水经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,不再流入河道。现在在建的重点区域雨污分流工程项目已经完成大半,城镇内河湖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。
文昌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河长制、湖长制,设立了393名河长、281名湖长,实现了市、镇、村(居)三级河湖长全覆盖,每条河流、湖泊都有了“管家”。下一步,文昌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,加快推进截污纳管步伐,从源头控制污水入河。同时,完善污水处理厂建设,根据排放标准要求,实行提标改造。
赵志勇表示,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,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强化监督检查,严肃查处、追究违法违规排放污水行为,让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,确保河湖的水清岸绿景美。
文案丨来源筑泓/网络(侵删)
图片丨来源筑泓/网络(侵删)
- 上一篇: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
- 下一篇:成都:城市的“里子”也出彩